企业如何巧妙规避员工入职管理风险?

发布时间:2023-10-12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然而,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往往会面临诸多管理风险,如不合适的员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常见的一些入职管理风险有哪些?常见的风险有:有招聘条件不合法带来的风险,有录用条件不清晰带来的风险,有不签或晚签劳动合同的风险,有试用期时长不合法的风险,有员工信息造假的风险......

  那么,企业怎么做才能规避员工入职管理风险。

  第一点:明确入职流程,避免任何疏漏

  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公司的特性,明确规定入职流程以及相应的风险防控重点。在办理员工入职手续时,我们需要对各项细节进行确认并特别留意。我们需要对所在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在这个环节上出现问题的案例进行关注,并不断优化入职流程和相关的表单,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第二点:形成内控机制,及时发现风险

  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针对关键工作节点采取交叉检查、逐级审核等方式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开展“回头看”等工作以检查和发现潜在的风险。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从自身岗位职责出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确认工作是否存在疏漏。

  除了这些措施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工作。例如,可以征求各级管理人员、员工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共同完善入职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应当持续关注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提前预判风险点。

  除了常规的法律法规外,从事招聘、入职管理工作的HR还应该了解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就业管理规定》、《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深入学习关键条款的官方解读,同时,了解是否有其他相关联的法律法规、本地区的实施细则等。

  当人力资源管理者对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了解并能灵活运用时,入职管理的风险防控工作就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在发现风险因素后,应当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将潜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点:吸取案例教训,认真防范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者研究其他企业关于劳动争议的相关案例,思考自己所在企业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如果自己去做员工背景调查、资格审查,应该涉及哪些内容,如何操作。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加强记忆:

  首先,要明确审查内容,即确认需要对哪些资料进行审查,然后罗列出来,包括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历、离职证明、竞业限制协议等。

  其次,确定审查方式,比如学历可以通过学信网进行核验,职业资格可以通过国家职业资格网站查询,工作经历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实地拜访上一家单位来了解。

  最后,关于资料保存,审查、调查中的资料应妥善保管,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如果资格审查、背景调查涉及员工隐私,务必事先取得员工的授权。

  企业在规避员工入职管理风险时,应明确入职流程、形成内控机制、吸取案例教训等多方面的策略。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员工入职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关键词: 员工入职管理风险

相关新闻